群眾的心理分析/逃避自由

本文最後更新於:2023年5月20日 晚上

前言:

這是閱讀部分<逃避自由>章節後的感想

覺得蠻喜歡的就放上來了!

一、請陳述三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?

  1. 權威性格

個人透過放棄一部分的自我,和外界的某項實體融合在一起,以獲取自身缺乏的力量。這種性格的人會試圖尋求新的「次等連結」,來代替已經喪失的初始連結,以暫時性的撫平焦慮,獲取安全感;也會崇拜權威,有向權威順從的傾向,同時自己也想成為那位權威,讓他人順從。個人之所以會想要把自己連結到權威的象徵,是因為幼童時期的自發性或自我擴張中遇到挫敗,引發的焦慮感導致的。

  1. 毀滅性格

毀滅性個同樣也導因於個人無法承受自身的無力感或孤獨感,藉由摧毀對象本身,去除掉相對於自己更加優秀的一切,就能逃避自身的無力感和焦慮感。雖然摧毀對象之後,無力感依舊存在,不過會相對感受會好一些。此外,在充斥孤獨和無力感的環境中,將醞釀出持久性的焦慮感和人生的挫折感,成為個人心中發展毀滅性性格的來源。

大部分情況下,摧毀性的衝動會被合理化。這些衝動往往化作是內在的激情,這些情緒可能會拿他人,甚至自己作為發洩對象。而個人身上毀滅傾向的程度,會與他在發展人生時所受到的限制成正比。也就是說,受到的限制越多,毀滅傾向的程度越高。因此可以進一步總結: 毀滅性是無法充分展現自發性的後果。

  1. 機械化的順從

這項心理機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,也被埋的最深的一種。簡單來說,就是把外界對自己的期待或暗示視作為自身的意志,並依此行動。目的是,讓自身與外界的差異縮小甚至消失,就能因此消除自身對於外界的恐懼或無力感,換取的是和他人相同的安全感,不過也因此付出昂貴的代價──喪失自我。至於這項心理機制在生活中出現的型式相當隱晦,大多數人相信「想法」﹑「意見」﹑「意志」是來自於自己本身的原創。然而很多情況下,這樣的信念只是錯覺,個人的情感和思想多數是由外界線索引發,而主觀上卻被認為是自己擁有的。進一步而言,個人情感可能會受到壓制,不屬於真實自我的一部分。若討論外在行動的層面,很可能我們只是在收到外界線索後,因為害怕孤獨﹑生活方面受到直接威脅,而努力嘗試符合對象的期望。並非是出於真實自我的渴望,另外,也有可能是為了克服因喪失自我所產生的焦慮,個體會藉由順從﹑尋求他人的贊同來重建對自我的認同。現代的機械化順從現象,會讓人們渴望權威的出現,或許可以說明德國納粹當時規模如此龐大的原因。

二、受虐傾向有哪些特徵?會經過怎樣的合理化?

受虐傾向最常見的就是「自卑感﹑無力感」,覺得自己既渺小又微不足道。此外,也會傾向貶損自己,使自己建立一個軟弱的社會形象;不願承擔責任,習慣依賴他人;容易順從外力,出現傷害自己,折磨自己的傾向

同時,他們內心的負面情感會壓過對於自己缺點的真實認知,因此通常會找其他藉口自圓其說,進行對自己行為或想法的合理化。

例如,受虐式的依賴被認為是對對象的愛與忠誠;自卑感的存在被視為是對自己缺點的充分認知;而那些讓自己受苦的磨難,被視為是不可改變的環境因素。

三、施虐傾向有哪些特徵?會經過怎樣的合理化?

三種受虐傾向通常會交織在一起,第一,意圖是他人依賴自己,並對他人享有絕對的權力;其次,是想要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手段極力剝削對方,榨取可以拿過來的每分每毫;最後是喜歡看到他人受苦,不論是身體或心靈上

施虐傾向經過合理化後,往往以「反向作用」包裝成對他人的過度的善意關懷。例如,「我是為你好」。另外一種想要用來掩飾剝削他人意圖的合理化方式:「我為你付出那麼多,所以我也可以要求從你身上得到東西」。也有一種,是更具侵犯性的施虐衝動,「我曾經被傷害過,所以我現在只不過是報復而已」。

四、受虐傾向和施虐傾向如何「共生」與互動?兩者共同的根源是什麼?

受虐傾向和施虐傾向雖然在表現上像是光譜兩端的極端值,但兩者具有共同根源,即無法忍受自身的孤獨和軟弱。受虐或施虐傾向的人會與他人進入共生關係,在過程中雙方會捨棄或擴張部分的個性和自我,從中獲得暫時的安全感。而兩者的差別在於,施虐傾向是以壓制他人為手段,受虐傾向是以折磨自己﹑被他人壓制為手段。如果用白話一點來說明,就是「一個願打,一個願挨」,雙方都需要彼此為自己滿足需求。

五、解釋「權威」的兩種不同的意涵?「權威性格」偏向哪一種?

「權威」有兩種意涵,首先是生活中經常理解的「某人所具有的特質」,而另一個則是「在人際關係中,一個人會將他人視為優於自己的存在」,是一種把社會關係以階級或等級來劃分的視角。所謂「權威性格」代表具有這類性格的人崇拜權威,有向權威順從的傾向,同時自己也想成為那位權威,讓他人順從。因此很清楚可以看到,「權威性格」偏向的是後者的解釋,具有該性格的人,傾向將人際關係視為優劣勢彼此拉鋸的戰鬥。